催化氧化滤池中As(V)与铁、锰、氨氮的协同去除
李埜,黄廷林,程亚,张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考察接触催化氧化过滤工艺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As(Ⅴ)的效果及性能。结果表明,在常规范围内增大系统水力负荷(6、7、8 m/h)和进水As(Ⅴ)浓度(100、200、300μg/L),出水As(Ⅴ)浓度仍可达到标准限值(10μg/L)以下;在研究的p H值范围内(6~9),p H值为6、7、8时对As(Ⅴ)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p H值为9时,对As(Ⅴ)的去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污染物和活性滤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有关;当原水中存在铁、锰、氨氮和As(Ⅴ)的复合污染时,活性滤柱出水浓度均达要求,且90%以上的污染物在滤柱上层被去除;此外,增大原水中铁、锰浓度(1~5 mg/L)对As(Ⅴ)的去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李埜(1993-),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接触氧化滤池对氨氮、重金属等的去除研究。
2018年“苏伊士新创建”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特等奖1篇:
题目:多维度耦合丝状菌监测方法在污泥膨胀中的应用
作者:范念斯,王润芳,齐嵘,Valter Tandoi,杨敏
一等奖4篇:
题目:A2/O工艺用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适宜性探讨
作者:郝晓地,李天宇,吴远远,Mark van Loosdrecht
题目:江西新余仙女湖镉铊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供水
作者:张晓健,林朋飞,陈超(2017-9期)
题目:昆明第四水质净化厂MBR工艺7年运行实践分析
作者:杨学贵,肖晓文,孙雁,张亚宁
题目:实际城市污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中试研究
作者:高永青,张帅,张树军,程秋音,何馨,陈刚新,高景峰,曹婧,马文
二等奖8篇:
题目: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干化系统工艺设计
作者:范勇
题目:絮体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中藻酸盐的提取研究
作者:邹声明,王然登,荣宏伟,曹勇锋
题目:呼吸图谱表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休眠与流失
作者:张亚伟,李志华,杨成建,李仁运
题目:不同溶解氧环境下氨氧化菌的氧半饱和常数比较
作者:杨庆,杨玉兵,刘秀红,黄斯婷,周薛扬,李健敏
题目:某污水厂预处理系统跌水复氧成因初探及控制措施
作者:李鹏峰,孙永利,隋克俭,郭亚琼,周蕾,李家驹,高晨晨
题目:嘉兴市贯泾港水厂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作者:朱海涛,张富标,徐飚,刘宏远,叶守开,刘超
题目: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三层分区控漏实践
作者:孙国胜,高金良,姚芳,刁美玲
题目:催化氧化滤池中As(Ⅴ)与铁、锰、氨氮的协同去除
作者:李埜,黄廷林,程亚,张帆
三等奖5篇:
题目:膜生物反应器Anammox的快速启动及其抑制动力学
作者:王朝朝,张凯,闫立娜,张炜,唐峰兵,李思敏
题目:培养过程中接种部分厌氧颗粒污泥促进好氧颗粒化
作者:赵珏,刘祖文,龙焙,程媛媛,宣鑫鹏,胡民火,王佳琪,王华生
题目:基于流式细胞仪方法评价饮用水紫外/氯消毒效果
作者:黄慧婷,曹新垲,王敏,顾军农,刘超然
题目:介孔SBA-15掺杂聚砜超滤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王海东,鹿晓菲,马军
题目:基于多目标的池州市齐山大道海绵化改造经验
作者:付振,车伍,林聪,杨正,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