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给水排水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集专利 > 专利技术
专利展播∣一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ZL201720537085.5
2019-01-14 14:24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网       作者:       分享:
摘要:

2018年6月21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发布了征集水处理专利的消息,短短几天,收到大量回复和投稿。对于这些投稿,我们经过编辑整理后,将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展播,期待业内人士关注并发表评论。我们希望有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在这个平台展示,共同为推动行业发展进步汇聚一份力量!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申请人:江西益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邱俊、邱进

专利申请号:ZL201720537085.5

授权时间:2017-12-22

 

研究背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到50%,农村人口居住相对较为分散,污水收集管网相当欠缺,基本无法实现雨污分流,工业化污水处理模式无法在小规模的村级污水处理中得到应用。农村地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特别在南方地区有大量废弃水塘、荒地和滩涂可以有效利用。组合式人工湿地+氧化塘的技术适用于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的小区、校园和农村,可以有效利用地形优势,选择地势较为低洼的水塘、荒地或滩涂进行改造,同时无需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而建设大规模的污水收集管网。因此,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专利内容:

图片1.jpg 

1-格栅池,2-第一厌氧池,3-第二厌氧池,4-第三厌氧池,5-第四厌氧池,6-第五厌氧池,7-厌氧池盖板,8-生态花坛,9-配水池,10-水解酸化池,11-第一球形填料池,12-第一植物吸收池,13-陶粒过滤池,14-第二植物吸收池,15-走道板,16-第三植物吸收池,17-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18-第二球形填料池。

1 一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系统剖面图

    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该格栅池顺序连通第一~第五厌氧池和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配水池和多组纵向并列的人工湿地池,该配水池连通纵向并列的多组人工湿地池,每组人工湿地池包括与配水池连通的水解酸化池、第一球形填料池、第一植物吸收池、陶粒过滤池、第二植物吸收池、第三植物吸收池、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和第二球形填料池;农村生活污水自流进入格栅池,经格栅池去除树叶、生活垃圾中大颗粒固体废物后顺序自流进入地埋式的第一~第五厌氧池,经厌氧发酵降低废水中的COD,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后自流进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首先经配水池将污水均匀分配至后续多组纵向并列的人工湿地池中,然后在每一组人工湿地池中依次自流经过水解酸化池、第一球形填料池、第一植物吸收池、陶粒过滤池、第二植物吸收池、第三植物吸收池、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和第二球形填料池,经处理后的废水直接自流达标排放或者就近自流进入氧化塘进一步自然降解后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农村生活污水自流进入组合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经格栅池1去除树叶、生活垃圾等大颗粒固体废物后顺序自流进入地埋式厌氧池2、3、4、5、6,经厌氧发酵降低废水中的部分COD,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后进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进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时,首先经配水池9将污水均匀分配至后续多组纵向并列的人工湿地池中,然后在每一组人工湿地池中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10、第一球形填料池11、第一植物吸收池(花盆池)12、陶粒过滤池13、第二植物吸收池(水浮莲池)14、第三植物吸收池(芭蕉花池)16、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17和第二球形填料池18,经处理后的废水直接达标排放或者就近进入后续氧化塘进行进一步自然降解后排放或回用于农田灌溉或园林绿化。

格栅池1的四壁或部分壁上设置为水平格栅。第一~第五厌氧池2、3、4、5、6和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采用钢混或砖混形式建设,设计时根据污水收纳区域内人口数量估算污水量,根据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以及各构筑物的污染物处理负荷计算各构筑物的容积。

其中,格栅池1的四壁或部分壁上设置为水平格栅。这样将传统格栅池中的立式格栅改为水平格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格栅中因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过滤面积小、过滤阻力大的问题。水平格栅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过滤面积,延长了清理时间,可将清理时间延长为3个月以上。

第一~第五厌氧池2、3、4、5、6的下部埋设于地表以下,且第一~第五厌氧池2、3、4、5、6的下部设置为厌氧处理功能区,顶板采用现浇方式形成,顶板上方设置生态花坛8,生态花坛8的高度按人体学规律设计为高出地面40~60cm,并在生态花坛8的顶部四周设置突出檐口,宽度为10~30cm,并在生态花坛8的檐口及外立面设置大理石面板,使其成为一处休憩平台。

人工湿地的前段选用吸污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并选择过滤空隙率较高的球形填料、半软性填料等,在后段选择吸污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率较慢但根系较为发达的亲水植物,并设计过滤空隙率较小的陶粒填料将废水中悬浮物进行充分过滤并利用陶粒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去除,具体方式为,在后段设置水生浮床或采用钢架结构架空设计将陶瓷花坛部分浸泡于水中,使植物根系可直接从废水中吸收营养。

水解酸化池10内设置软性组合填料。第一、二球形填料池11、18内设水处理专用球形填料。第一、二、三植物吸收池12、14、16内种植水生芭蕉等植物,直接将植物根系置于废水中吸收氮、磷等污染物。陶粒过滤池13内选用粒径为3~5mm的陶粒填料将废水中悬浮细颗粒物过滤去除。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17内设计生态浮床和太阳能曝气装置,以增加塘内氧气浓度,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成果转化情况:

目前,公司设计的“YJ人工湿地”污水技术系统在江西省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章贡区、会昌县、南康县等十余县百余行政村得到了广泛应用,总计运用经费约4.5亿元。由公司设计施工的“瑞金市华屋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2017年5月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荣获“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的美誉


2019-01-14_142127.jpg


在线投稿系统
Welcome to the online submission and editorial system for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热读排行
1
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同期召开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大会邀请函
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同期召开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大会邀请函
2
杜邦水处理亮相2019上海国际水展,诠释水的无限可能
3
3403家 2018年河北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2501-3403)
4
3403家 2018年河北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1001-2500)
5
2019年污泥处理与资源利用国际高峰论坛 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污泥处理和利用标准工作组会议
6
3403家 2018年河北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1-1000)
7
李杰翔调研主城区水资源保护与再生水利用工作
8
《湖南省城乡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操作指引》发布
9
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三年目标
10
曼谷唐人街启动首个顶管冲压排水系统
11
中西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作提速 探索实行差别化垃圾处理收费
12
唐建国:如何做好城市排水管网的提质增效
13
2019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14
连续流好氧污泥颗粒化:No longer a dream!
15
央企加速入场环保行业 首创集团携手三峡集团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16
王洪臣:不要让不切实际的排放标准阻碍农村污水治理
17
住建部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 12月1日施行
18
首届亚洲环境治理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19
博天环境亏本甩卖“亲儿子”股权,近两月水务行业收并购案例一览!
20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21
中国节能余红辉: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美好!
22
2019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授奖决定:特等奖6项,一等奖23项(名单)
23
太原市中心城区污水排放总量调查
24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选拔结果公示
25
5.2亿!国际巨头胜科水务长期偷排废水,被开出中国环保史上最大罚单!
26
三峡集团: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
27
北京国际水展盛大开幕 十年发展铸辉煌砥砺奋进再出发
28
住建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
29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0
打击围标串标!2019年“围标串标”典型案例披露......
31
通报!5家环评单位及其环评工程师,2家单位及编制主持人限期整改6个月,3家审批申请被暂停,技术整改6个月
32
跨界打劫来了?阿里与中规院联手中标雄安BIM管理平台第一标
33
曲久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34
国务院取消造价资质审批,对造价工程师有何影响?
35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期间水厂生产运行指导意见(试行)
36
财政部令第101号——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37
2019科创板环保上市公司盘点
38
紫外杀菌灯在防护2019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的应用
39
污水消毒方法汇总
40
《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关键词
返回首页 | 人才招聘 | 广告征订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商务热线:022-27835639 传真:022-27835592 E-mail: cnwater@vip.163.com
Copyright © 2019《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004590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028号 本站推荐IE8.0及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