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的前世今生
牛书平
一、溇港诞生
西晋时期,汉族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为躲避战乱,北方大量人口迁徙到太湖流域。远道而来的人们很快发现,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这里湖多地少,没有多少土地用来耕种。
人们将眼光投向太湖的沼泽和滩涂,那是犹如稀饭一般的软流质淤泥地,水和土各占一半,很难利用。如何使之分离,是获得土地的关键。而解决的办法,也藏在先人的智慧中。
先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了河流。
移民们开始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陆地被分割成棋盘一样的形状。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
溇港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利文明?
乌程县水道图中的溇港[光绪四年(1878 年)《浙西水利备考》
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太湖滩涂上的溇港圩田。人们获得了大片土地,并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家园。
从空中俯瞰,溇港像一条条灵动的血脉,圩田则如一块块壮实的肌肉骨骼,滋润着这方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息繁衍。
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
二、溇港的水闸工作原理
为保护家园,他们还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在每一条溇港在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这也是溇港水利工程的关键。
水闸由石墩和塘板构成,闸门的起合需要三四个闸工合作才能完成。为克服水的浮力,每块塘板都有近200斤重。闸工用带着钩子的竹竿,勾住塘板两边的铁环,放入两边石墩上的槽内,用力往下闸。一块块塘板严丝合缝,将两边的水隔开来。
一年四季,水闸还可以调整溇港水位的高低。溇港,犹如太湖铺展在内陆的血脉,调解着太湖来水和去水的平衡。
溇港上游区域遭遇洪涝时,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而不使为患;太湖遇涝水涨之时,水闸关闭,防止湖水内侵害田;旱季,溇港水位降低,水闸开启,引太湖水流入溇港,供圩田上的居民生产生活之用……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中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实现了北宋范仲淹所说的“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三、溇港入湖河道设计巧妙
在溇港的入湖处,还蕴藏着另一个精妙细节。从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见湖州诸溇港入湖河道均整齐地折向东北方。每年冬季,太湖湖区盛行西北风,风携水、水裹沙,直扑南岸。溇港入湖口朝向东北,溇港所泄的水流就可以从侧面将南下泥沙重新冲入湖中,防止泥沙长驱直入、停淤河道,实现了自动的防淤功能。
南太湖溇港分布图
此外,溇港下游河道两岸也暗藏玄机。这里的桥梁往往跨度窄小,将入湖的溇港河道突然收窄,形成了溇港“上游宽、尾闾窄”的独特河形。河水在从宽河流入狭窄的尾闾之时,为窄岸所逼,流速骤然增加,疾速冲向太湖,使水中泥沙激荡尽净,大大降低了溇港的疏浚成本,其巧夺天工的设计与现代工程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不谋而合。
“河道南宽北窄如喇叭状伸向太湖,河上的石桥不仅能载人过岸,还能起着束水作用。 ”专家说,汛期,由南往北流的苕溪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与桥洞束水双重作用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
四、溇港功利千秋
水利兴而蛟龙驯,水利兴而民生裕。溇港圩田系统不断成熟完善,先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逐渐将太湖沿岸的滩涂改造成了“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使太湖周边成为生态良好、宜居乐活之地,各溇港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富裕、安康、文明的生活。
1.筑溇港,洳湿之地变沃土
今天,我们从空中俯瞰这项工程,太湖南岸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变成了繁华的都市和肥沃的良田。但时光回溯1700多年,这里还是沼泽和滩涂。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溇港将蓄泄吞吐、分水引排的各项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为农业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太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代太湖地区人民创造了“塘浦(溇港)圩田”系统,将原先的泥沼改变成一片沃土。
已故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曾对溇港圩田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甚至“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
2.圩成田,两岸青青万株桑
站在环湖大堤,眼前一马平川,北望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岸则是一片片桑树、稻田。900多年前,南宋的项世安见此景,有感而作诗云:“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载桑柳,处处通渠种芰莲。”
以溇为经、以塘为纬的棋格中间,是一块块圩区。 为解决弃土的堆置问题,先民们创造性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雏形。
河塘里每年需要清理的淤泥,是稻田和桑树最好的肥料,桑叶用来养蚕,蚕粪又可以增加田地和鱼蟹塘的肥力。
稻田、蔬菜、鱼蟹、桑地,环环相扣,相互依存。这种水下和陆地互为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堪称中国农耕社会最为高级的农业形态。
太湖的桑基鱼塘
3.大泽南,流水人家存古韵
几度堰塞,又几度疏浚,73条溇港还剩下40余条。义皋港,是其中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
这条流经织里镇的古溇港,在记者眼里是一条普通不过的乡间小河,两岸或砌斑驳石条,或用田泥夯筑。在地图上,这条总长1.5公里的河道,也纤细得犹如一个破折号。
但它却确确实实滋养着一方土地。义皋村现有农田约1200亩,从农田灌溉到蚕桑种植、渔业养殖,“都离不开义皋溇”。
2014年,义皋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古村迎来发展新机遇。古宅、古道、古桥修复,茧站改造成溇港文化展示馆。如今,古村渐渐显露旧时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的古韵。
跨越千年时光,溇港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2016年11月5—12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上,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让太湖溇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湖州打造了一张沉甸甸、金灿灿的世界级文化名片,极大地提高了湖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