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奖
题目:蓝铁矿形成于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验证与分析
作者:郝晓地,周健,王崇臣(2018年第13期)
一等奖
题目:大型截污渠箱在广州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骏飞,周炜峙,杨磊三(2018年第1期)
题目:铝污泥人工湿地/活性污泥法耦合工艺的除污性能
作者:刘然彬,赵亚乾(2018年第1期)
题目:小红门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项目运行两周年之回顾
作者:宋晓雅(2018年第22期)
题目:生物除磷理论及实践新突破——从主流EBPR到侧流EBPR
作者:刘智晓(2018年第24期)
二等奖
题目:低频超声对生物活性炭的再生效能
作者:刘成,赵美琦,孙哲豪,陈卫,王东赢(2018年第1期)
题目:提标扩建后的扬州第一水厂运行效果评估
作者:郑全兴(2018年第1期)
题目:溶气气浮的微气泡影响因素及其与絮体的结合特性
作者:刘颖,金鑫,金鹏康,刘美艳,王晓昌(2018年第5期)
题目:不同粒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EPS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作者:李定昌,王琦,高景峰,高永青,张帅(2018年第7期)
题目:多级AO与多模式AAO工艺在污水厂的应用对比
作者:王舜和,李朦,郭淑琴(2018年第10期)
题目:青草沙水库水厂富含藻类污泥的深度脱水技术研究
作者:马顺君,高海燕,卢明,黎国义,汪诚凯,赵以刚(2018年第11期)
题目:中新生态城多功能人工湿地建设及持续性效果
作者:葛铜岗,段梦,张维,王金丽,穆莹,孙永利,吕小佳,黄鹏(2018年第13期)
题目:有机物冲击对颗粒污泥/填料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影响
作者:安雪迪,彭永臻,李自强,邱珊(2018年第15期)
三等奖
题目: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给水管道的设计和运行维护
作者:费霞丽(2018年第2期)
题目:涵盖取、输、净、配系统的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
作者:王海梅,王斌(2018年第6期)
题目: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作者:胡维杰,周友飞(2018年第10期)
题目:海口市美舍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方案
作者:王晨,李婧,赖文蔚,杨柳,胡筱(2018年第12期)
题目: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排水分区相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杨正,李俊奇,王文亮,车伍(2018年第22期)
优秀奖
题目:SBR中生物膜促进好氧颗粒化研究
作者:程媛媛,赵钰,程鹏,宣鑫鹏,张立楠,龙焙(2018年第1期)
题目:重庆市新华水库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
作者:靳俊伟,毕生兰,蔡岚,刘杰,潘终胜(2018年第2期)
题目:超滤膜系统在高碑店再生水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作者:陈翔,侯晓庆,郭奏恺,颜欣欣,崔鹏飞(2018年第10期)
题目:藻酸盐对污泥性能的影响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佳琦,彭党聪,董征,马保卫(2018年第11期)
题目:PVC合金超滤膜运行7年效能及膜污染特性研究
作者:连震雷,李星,于海宽,杨艳玲,纪洪杰,蔡传义(2018年第13期)
题目:氨氮冲击条件下Ca2+对自养菌呼吸速率的影响
作者:张晶,李志华,林辽军,朱远墨,杨成建(2018年第15期)
题目:脱氮生物填料模块的快速启动及处理黑臭水体功效
作者:李兴强,Tirhaga Saeed,韦甦,Edgar Schicker,李军(2018年第15期)
题目:水厂臭氧发生与投加系统运行维护分析
作者:邹琳,陈睿敏,王志源(2018年第16期)
题目:从深圳治水历程研究高密度建成区排水系统的选择与改造
作者:楼少华,吕权伟,任珂君,甄万顺,方刚,唐颖栋(2018年第18期)
题目:微纳米气泡曝气提升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处理效能
作者:史丽芳,王越,李攀(2018年第19期)
题目:磁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含镉微污染水源水
作者:万俊力,周准,刘思缘,雷超,栗小钡,何洪波,杨轶辉,禹丽娥(2018年第19期)
题目:剩余污泥机械破碎碳源快速释放与回收技术
作者:王先宝,亓雪菲,费骄,张安龙(2018年第19期)